1 水利改良措施(灌溉、排水、放淤、种稻、防渗等)采取措施降低地下水位,注意排灌工程配套,建立农田林网,改善农田生态环境,土地盐渍化显著减少、减弱,如黄淮海平原和黄河冲积平原即是很成功的范例。
2工程措施与农业措施结合
我国传统的农业措施改良技术:起土刮碱、开沟躲碱、蓄淡压碱、增施有机肥料。建立井沟渠结合的灌排工程系统,合理排灌。机井灌溉,淋洗土壤盐分,降低地下水位,增加地下库容,起到灌排调蓄等作用;井沟渠结合,加速水盐交换循环,使土壤脱盐淡化。新疆采用明排为主,明暗排结合,明沟与竖井结合,井排与井灌结合,明沟采用浅密沟系统,深1.5-2米,间距,100-250米,效果良好。
3施用土壤改良剂
.1采用物理措施,改善土壤结构,增强土壤渗透性。例如磁化水灌溉、砂掺粘、粘掺砂。
2采用化学措施,进行碱土改良。一种是加酸(化学作用),如硫黄、硫酸、硫酸亚铁、硫酸铝等。碱土加酸后有残留物,同时增加了土壤的盐分。一种是加钙(代换作用),如石膏、氧化钙、石灰石、磷石膏、煤矸石。
.3采用生化措施。以生物有机酸为主成份,利用生物化学作用。由于每一措施都有一定的适用范围和条件。因此必须因地制宜,综合治理。
.4生物改良措施(增施有机肥、种植耐盐植物和牧草、植树造林等)
1增施有机肥料。盐渍土除了盐渍危害以外,干旱、瘠薄常常制约着农作物生长,并呈现着盐化程度加重,土壤肥力愈低的趋势。据江苏盐城新泽试验站资料,培肥熟化土壤,表层10-20厘米土壤有机质会计师增到1.5%左右,总孔隙度达到>55%,其中非毛管孔隙度达15%以上,直径>0.25毫米团粒含量在2.5%以上,容重<1.25/立方厘米,可有效地掏土壤返盐。还有秸秆还田、翻压绿肥牧草,施用风化煤、腐殖酸类肥料等改良盐碱土,都收到脱盐、培肥的较好效果。通过对植物抗盐机理的深入研究,选取择、引种和培育新的抗盐经济作物、使其适应盐渍土环境。
.2种植耐盐植物。即使一般作物,在盐渍胁迫下,也有求生存的本领。表现不同农作物,有不同的抗盐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