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制定土壤污染防治法
与现行环境法律中体系性较好的大气、水、海洋污染防治法律相比,我国还没有形成有效的土壤污染综合防治体系,包括法律法规与管理体系、标准体系、 监测监控体系、土壤修复技术体系等。以前对土壤污染防治主要从土壤资源数量和质量来考虑,很少通过法制管理,虽然在若干法律中有些零星规定,但分散、
不系统、缺乏可操作性。制定专门的《土壤污染防治法》,规定专门、行之有效的制度和措施,填补法律制度的空白已成为当务之急。.
(2)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土壤污染现状调查
开展土壤污染现状调查,建立国家土壤质量信息数据库, 加强土壤污染等级划分研究,创设土壤污染档案。
我国的土壤污染分布较为集中,局部地区突出,只有调查清楚全国的土壤污染现状,才能知道究竟会带来多大危害,才能找出原因并提出对策,同时可在高风险地区开始由点到面地进行治理。近几年,我国已经展开全国性的土壤污染状况调查,中国地质调查局已对长江流域、黄河流域、东北平原、沿海经济带、西部地区等六大区域近300万平方公里的国土进行土壤普查。全国性的土壤普查结果将全面、系统、准确地查明重点地区土壤污染类型、程度和原因,评估土壤污染风险,确定土壤环境安全等级,掌握全国土壤的环境质量总体状况,建立国家土壤质量信息数据库,同时完善和充实全国土壤环境背景点样品库。
土壤污染等级划分是对一种或多种污染物浓度超过土壤危害临界值,土壤发生质变后危害程度的性状描述、等级划分与指标确定,也就是构建一整套关于土壤中各种污染物在一定时空范围内允许的含量范围,以防止土壤污染,保护生态系统,维护人类健康。对土壤污染程度进行等级划分,可以使人们对土壤环境状况和污染程度有一个直观的了解,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
法国现在已建立“土壤污染档案”,对本国国土哪里有污染,有什么污染,是否需要治理,治理到什么程度等均有资料可查,而我国尚没有一个可量化的“土壤污染等级划分标准”。我国曾在1995年颁布过《土壤质量环境标准》,但该标准过分强调统一,未“因地制宜”,无法满足我国土壤多样化的特点,也未对污染等级划分提出量化指标,有待进一步修改。’
(3)建立国家土壤污染防治战略
建立我国土壤污染的管理信息系统和污染防治的技术支撑体系,根据各地土壤污染类型、特点设计土壤污染修复技术路线。
例如,沈阳生态所根据东北地区土壤污染的实际与防治诊断需要,进行了多种生物标记研究,建立了污染物的生物可利用浓度一效应模型,初步建立了我国第一个土壤污染生态毒理学诊断的指标体系。根据石油污染的实际情况,建立了原位和异位两种修复工艺,系统研究了不同工艺的优化运行条件,将其代谢理论、 微生物细胞固定技术、菌根技术和物理一化学一生物复合技术应用于石油污染修复, 取得了良好的处理效果。
(4)有效地开展应急救援
在充分借鉴发达国家土壤防治技术与经验的基础上,强化基于风险的土壤污染管理理念,制定适合我国国情的土壤风险评价和风险管理体系,并建立土壤污染事故的应急预案。
应急预案是有效地开展应急救援行动,降低突发事件损失的重要保障,各级政府应配备由污染控制、监理、监测等人员参加的应急队伍,配备必要的仪器和设备,一旦发生土壤污染应急事故应急队伍可随时出动,能立即采取有效处理措施,减轻污染危害,切实提高对土壤的监管能力。
(5)加大土壤科学研究资金投入
将土壤科学研究经费投入纳入国家预算计划,保障土壤科学研究的基本费用,与治理污染后的土壤相比,这部分投入是微不足道的,但所产生的生态效益却是无法用金钱来估量的。
资金的投入应该主要用在以下方面:
1.建立多层次的长期监控系统;
2.大力研究发展土壤污染的植物与微生物修复技术;
3.取得全国土壤收支的统计学资料, 包括工业排放、农业投入、人类消耗、土壤淋滤、生物淋滤与输出等;
4.在大量资料的基础上,从各种不同角度进行研究论证,提出防治土壤污染的各种预测模型;成立土壤污染防治部门。
(6)开展保护环境、清洁土壤、拯救土壤宣传教育活动
土壤的污染和破坏主要是人类活动造成的,因此防止污染和破坏的决定因素还是人类自身的觉悟和行为。我国目前土壤污染问题严峻,关键还是土壤环境意识没有深入人心,开展宣传教育目的是启发人们觉悟,提高认识,规范人们行为, 只有加强环保基本国策的宣传教育、环保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土壤污染典型案例的宣传教育,才能逐步增强国民的土壤环保意识和法制观念,树立自觉保护土壤环境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7)建立土壤科学污染监测网络,加强土壤污染监测,控制生产和生活污染源
在有代表性的地区定期采样或定点安置自动监测仪器,进行土壤环境质量的测定,以观察污染状况的定期变化规律。确定区域污染物质的排放量,允许的种类、药量和浓度,这样可以杜绝土壤点源污染扩大化,从源头治理土壤污染。
针对工厂排污对土壤带来的污染,应搞好源头控制,建立工业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机制,严格禁止将具有污染土壤性质的工业项目建在控制不受干扰区域与引导发展的农业区。生产中排放的“三废”应在工厂中进行回收、处理及开展综合利用,而对于目前还不能综合利用的“三废”,务必进行净化处理,使之达到国家排放标准。重金属污染物,原则上不准排放。城市固体垃圾,一定要经过严格的机械分选和高温堆腐处理。同时,污染治理设施的选择、设计、施工、运行优先于生产设施进行,并在实际运行中推广普及全过程在线自动控制。针对生活垃圾对土壤的污染,应实行垃圾分类回收,回收可再利用的资源,搞好填埋区植被覆盖,减轻污染。